天然 美玉 文化
石晶缘珠宝翡翠批发
当前位置: 翡翠 > 翡翠知识 > 翡翠 >

翡翠里的这些东西,不仅暴露了真假,还暗示了品质

时间:2021-07 编辑:石晶缘点击:


翡翠是自然的、纯粹的、吸引人的,不仅给我们带来视觉的享受,还寓意着美好的愿景和祝福。翡翠的颜色五彩斑斓,非常丰富,不过比起颜色,翡翠内部的一些东西也不能忽视,因为翡翠内部的这些东西,不仅会暴露真假,还暗示着它的品质,下面意绵绵珠宝给大家介绍翡翠内部的哪些物质可以让我们看出它好不好,值不值钱。

1、裂绺

石商人常把“无纹不成”挂在嘴边,意思是在石的形成过程中,一定伴有纹(又叫“筋”)的产生,这些东西虽然影响了石的美观,但是直接证明了石的真假。

不过,纹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是翡翠自然形成的“裂绺”,比发丝还细,通常不会影响翡翠的质地。除非是B货、C货这些酸洗、染色的劣质翡翠,受化学物质影响而使“裂绺”变大了,从而导致时间长了,饰品发生断裂。如果是玻璃、塑料或其他材料冒充的翡翠是不会长“裂绺”的呢。大多数的“裂绺”只长在内部,肉眼可见,却触摸不到。“裂绺”中间还有带色的填充物,即含有杂质。

在采集原石时发生了碰撞或在加工原石时发生了摔打,造成的裂纹和裂绺不是一回事。裂纹以外裂居多,影响了翡翠的品质。

2、石花

一些翡翠的内部长有絮状白色沉淀物,形状各异,业内人士称其为“石脑”或“石花”。“石花”的存在不仅证明了翡翠的自然性,而且只有“种”、“水”都好的翡翠,才能看见“石花”。此外,适当的“石花”在雕刻师手下能“点石成金”,繁杂的“石花”要么被雕刻师化腐朽为神奇,要么只会贬低翡翠的价值。

如果这些“石花”长得比较零散、细碎,可被称为“满天星”;如果这些“石花”结合得紧密、色浅,则可被称为“棉花”;如果是白绿相间的“石花”又叫作“小葱拌豆腐”或“韭菜花拌豆腐”等。

3、石纹

石纹和石花的名字很像却不是一回事,也不是裂绺,它中间没有带色的填充物,常见的“冰纹”就是石纹的一种。无暇的翡翠价值连城,其他的翡翠或多或少都长有石纹,大家无需太介意了。

4、杂色

评估翡翠颜色的好坏时,有这么一句话:“浓、正、阳、和”,意思是翡翠的颜色要饱满、纯正、鲜艳、均匀,不要有杂色。可见,杂色和翡翠的颜色不是一回事。

漂亮的杂色被称为“俏色”,比如小面积或点状的绿色、红色、黄色等,给翡翠增加了生趣,也增加了价值;丑陋的杂色被称为“脏点”,比如黑色、褐色、灰色等,不仅降低了翡翠的美观程度,而且损害了价值。

5、石筋

有人把翡翠身上长的线状的“棉”称作“石筋”,也有人把“裂绺”当成“石筋”,其实这些都不对。翡翠的“棉”是一种棉絮状的物质,存在于翡翠的颗粒或裂隙之间,有丝线状、条带状、团块状等,半透明至微透明。“裂绺”前文说过了,这里不再解释。

能看见“棉”,说明翡翠的水头足,够透明,像糯种、豆种这样的翡翠是看不到“棉”的,而“石筋”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粗大的线状的“棉”,有长有短,像人的筋骨一样。严格地说,出现“石筋”的翡翠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因为石筋的产生是因为这个位置的翡翠没有和周围的翡翠一起化,而依然保留石性,所以大家只可能在冰种以下的翡翠看见“石筋”。

6、翠性

翠性是鉴定翡翠真假的重要标志之一,具体来说,它是翡翠的矿物颗粒在相互组合后,肉眼看见的直观表现,分为三大类:

① 絮状物:上文说的“棉”就是翠性的表现之一。

② 桔皮效应:反光观察翡翠抛光面,可看见桔子皮一样大大小小、方向不同的凸起或凹陷,只是由于翡翠的硬度各向异性导致的。“桔皮效应”在A货翡翠中表现得很突出,因此大家不要把它和B货的“酸蚀纹”弄混了。

③ 苍蝇翅:反光观察翡翠抛光面,可看见像苍蝇翅一样的白色反光。在光下转动翡翠时,苍蝇翅还会出现大小不同的闪光。不过,“苍蝇翅”多出现在抛光不好的翡翠上,抛光好的翡翠很难看见它。

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人说翡翠内部的这些东西是瑕疵,有人说它们是证明翡翠自然性的证据。而宝姐认为:翡翠内部的这些东西确实可以证明翡翠的真假,不过也要进一步地说明,裂绺、裂算瑕疵;翠性不算瑕疵;石纹、石花、杂色、石筋这些东西如果给翡翠锦上添花就不算瑕疵,如果影响了翡翠的美观才算瑕疵。


关键词:翡翠,里,的,这些,东西,不仅,暴露,了,真假,还,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