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很多大人物都与翡翠玉石有过千丝万缕才联系,你看乾隆,慈禧,再看明朝伟大的地理学家与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里,就记载了他当时游历云南时的情况,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看徐霞客记载与翡翠玉石 具体、 早也是 生动的珍贵记录。 1、徐霞客没有到过缅甸,但《游记》中对缅甸北部的山脉、水系、通道的记述与现代地图十分吻合,说明当时与缅甸的交往已十分频繁。 2、《游记》特别说明了缅甸玉石场与“宝井”是两个地方。文中有了“翠生石”(即翡翠原石)的说法,说明当时已经把硬玉称为翡翠。
3、《游记》以简洁的文字,记述了翡翠商人对付官府承差的三个妙法:(1)请吃:设宴招待“买宝舍人”;(2)搪抵:手头预备着低档次的料子“搪抵上司取索”,使承差看不上;(3)躲避:一连几天不见面,连徐霞客留字条都请不出来,而且不敢传出任何信息,生怕承差抓着线索。 徐霞客在其踏遍祖国山水之时,也曾游历过云南腾冲,到当地的玉匠玉商家中观看玉器。腾冲的一位姓潘的友人赠给他两块翡翠,徐霞客称其为翠生石。由于当时翡翠的价值尚未被大众所广泛认知,徐霞客对这两块翡翠也不是很珍爱。 见多识广的徐霞客,在翡翠的鉴别上却是外行。纯翠者方是上品,白质翠斑玉石直到现在才算有价值了。可怜上等的翡翠未遇伯乐,所托非人,被徐霞客拿去做了个杯子,倒是白质翡翠拿去做了工艺品,大名鼎鼎的徐霞客与翡翠失之交臂,实在令人叹息! 都说翡翠玉石带着中华民族伟大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如此看来,却也不假。不然,那么多伟大的历史人物与翡翠玉石有牵连,或爱或错过,都是一种牵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