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翡翠玉石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市民将佩戴玉石当成一种享受。所谓水深则鱼杂,翡翠市场琳琅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的同时,更如多变的妖精,让你分不清真假。而 近,就有将近五百件假货,露出了马脚。 记者从市质检所珠宝质量监督检验站了解到,今年1—5月下旬,至少已有近500件和田玉、翡翠“李鬼”原形毕露。 前不久,史先生拿出一个标价25万元的 翡翠手镯,想转让给另一朋友。结果经市质检所珠宝质量监督检验站一鉴定,这个造型看似美不胜收的手镯只值1000多元,是件掺杂使假十分低档的翡翠饰品。 近年来,和田玉、翡翠饰品价格连连上升,宁波不少商家争先恐后搞和田玉、翡翠卖买生意。同时,伴随着旅游热的兴起,不少甬城市民喜欢从广东以及中缅边境的一些和田玉、翡翠饰品专业市场买货。
市质检所珠宝质量监督检验站负责人周素珍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甬城市民购买和田玉、翡翠饰品已不局限于商场,流通渠道多样化,前去检测的人不断上升,一个月要检测至少6000件以上商品。但是,其中有些是假货或掺杂使假的低档货。 周素珍提醒说,同样是翡翠饰品,价格悬殊极大,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乃至成千上万元的品种都有。翡翠的价值主要从颜色、质地、透明度、纯净度等方面来衡量。目前质量上乘的翡翠在市面上并不多见,一些次品可用极高明的造假手段来冒充 翡翠,低档的染色翡翠容易辨认,难以发现的是“色上加色”的翡翠。有的还用高科技手段,将低档翡翠进行“剖膛修补”,再做成 翡翠“品相”。而有些和田玉饰品,其实是玻璃制成的。 另外,价格也随之猛涨,市场上的和田玉籽料也是真假难辨。有的籽玉的皮色,包括已经雕好的挂件在内,均为人工染色。周素珍提醍消费者,购买和田玉、翡翠*到一些正规的商场和专卖店购买,并检查权威部门检测报告的编号,这些编号市质检所都有备案并可检索。 面对众多的造假手段,以及逼真的造假翡翠玉石,使得很多市民翠友无法辨别真伪,在此提醒广大翠友,在选购翡翠玉石时,*再去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一下,以防万一。另外,对于标有高价格的翡翠玉石,也要保持警惕,并非一定是高价格便是上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