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石的开采、雕琢以及使用在我国有近八千年的历史,在先哲们漫长的求知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道以成器、器以载道的道器论,在中国古代也素有“重玉轻珉”之说。这些学说强调了玉器不仅要有材质美、更要有雕琢美,正所谓“人靠衣装,翠靠刻装”。其“细腻温润、纯洁含蓄、外柔内刚”的特性寓意着人类灵魂的高尚品质,而玉雕题材的设计与内涵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谦谦君子一定要温润如玉,如无特殊原因,应随身有一块甚至几块玉佩,以此提醒世人,牢记玉的品德,并对比自已做人的基本准则。收藏者们也许正是出于此原因而走上收藏翡翠之路的吧? 翡翠的保值空间非常大,这两年关于翡翠玉石市场的行情更是一路攀升。和田玉也紧随其后,但毕竟有价无市。总的说来,翡翠保值的其他外界因素相对较少,保值空间巨大的具体原因在于: 一、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翡翠只能越来越贵; 二、 原材料的匮乏,现在国内市场需求很大,缅甸矿区的资源已渐渐枯竭,包括香港等地中 的收藏级翡翠都开始往内地回流以应对内陆市场的火爆局面; 三、无替代品,翡翠人工合成的技术还远远不过关,合成品和自然优质翡翠相差甚远; 四、雕刻的手工作业,优质的翡翠雕刻品都是靠人手工一件一件地雕刻出来的,每一件都要根据原料的质地、颜色等独自设计,不能像磨钻石一样机械化地切割、琢磨。由此翡翠具有很强的保值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