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主要指匠人的态度。首先是匠人的专注程度,是匠心的基础;其次是精益求精,是匠心的具体表现;最后是追求高境界,是匠心的长期目标,也就是独具匠心。像梓庆削木一样,追求天人合一是匠人的最高境界,同时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匠,作为动词,是治理的意思。治理源自玉器的雕琢,既是治玉的工艺,同时也是一种教化的力量。因此,匠心就是治玉之心。 传承,首先要传承匠心。全世界具有200年历史的企业,日本最多,超过3000家。没有匠心的传递,也就没有企业的延续。对玉雕而言,材料和工艺的独特性,并与之形成的玉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所以玉文化能够延续万年而不中断,就是传承的结果。传承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而是虚心学习、消化,然后做出符合自己理想的作品,反映时代的精神面貌。在传统文化中,玉不是普通石头,也不仅仅是美石,不是冰冷的,而是温润的,细腻含蓄的。其中充满大美、大道。因此,传承不光是学习知识、掌握工艺,还要感悟、内化,从内心体验玉的灵性和美感,才能喜欢玉,承受看似重复的动作和流程。因此,传承是玉文化延续的必由之路,这是符合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和进步规律的。 创意,就是把心像载入玉石之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造型艺术有具象、抽象之分,而中国艺术的主流是意象,似乎在像与不像之间,也可能是像外之意。也许通过变形、借用或者重组等手段,来表达不同的内涵,并超越原本的内涵。创意就是赋予作品一个灵魂,具有唯一的特性,从而实现其较高的价值。创意不需要原原本本的直白,是一种象征手段,也许是不完整的,也许是未完成的,留给观者去领悟、补充和发挥。 ![]() 老板微信:sjy77737(复制号码添加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