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购买宝石时,除了会关注这块宝石的身份之外,还会关注它是否经过人工手段美化。这里我们所说的人工手段就是指优化处理。不过优化和处理可不是一回事,大家千万不要将他们混淆。
按国家标准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的规定:珠宝玉石除了切磨和抛光以外,用于改善其外观(颜色、净度或特殊化学效应、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统称为优化处理。
优化(enhancing
珠宝玉石的优化是指使用传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方法,使得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各种方法。常见的优化方法主要有热处理、漂白、浸蜡、浸无色油、覆无色膜(如琥珀、玛瑙玉髓的染色、水晶的辐照等。命名时可直接使用珠宝玉石命名。
1.热处理
红宝石的热处理
是指将有缺陷的原石通过加热的方式去除其中的黑色以及杂色部分,通常需要加热到1500度以上的高温,但以600度,经5小时的加热也能使颜色改变。红宝石是否经过加热,肉眼很难分辨,可以通过放大镜大部分都可以分辨。比如 丝状金红石会断开,变成一个个点。结晶的边缘会化开,变得圆滑等。
(红宝石热处理前后对比
2.漂白
珍珠的漂白
所有类型的珍珠都使用氧化氢进行常规性漂白,以改善其光泽及色彩的均匀性。
(珍珠的漂白使其颜色均匀
3.浸蜡
翡翠的浸蜡
上蜡是把翡翠成品浸泡在熔化的石蜡之中,保持一段时间,使石蜡沿翡翠表面上的各种空隙浸入。如果翡翠的质地较为紧密,蜡的浸入仅在表层,翡翠经过上蜡,可使表面的小凹坑、小孔隙填平,增强表面的光泽和透明度。但是,如果翡翠的质地比较疏松,或者是经过各种酸洗,包括传统的过杨梅汤,都会使翡翠的孔隙增多,而导致较多的石蜡充填到翡翠的内部。浸入较多蜡的翡翠,会因时间的推移,蜡老化产生白花,致使翡翠的透明度变差。有些翡翠因为蜡的质量不好,仅半年时间就会产生这种变化。所以,这种蜡的充填工艺与上蜡工艺不同,可称为浸蜡处理。
浸蜡处理与酸洗充胶处理不同,浸蜡处理的翡翠没有经过强烈的酸洗,结构的破坏不强烈,没有对翡翠的耐久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另一种情况是,天然翡翠的结构本身就相当疏松,例如粗颗结构的翡翠。但只要含蜡太多,都可能会因蜡的老化导致翡翠透明度劣化,都可当作浸蜡翡翠看待。
4.浸无色油
祖母绿的注油
祖母绿由于其生长的环境的原因,处在一个压力较大的环境中,所以,祖母绿天生裂隙比较多,这就会影响到祖母绿耐久性和美观性,比如说,裂隙较多的祖母绿容易碎裂,不容易切磨,所以人们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在开采之后,直接将祖母绿浸在油中,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祖母绿在切磨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在祖母绿的佩戴过程中,也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护祖母绿的作用。
5.覆无色膜
覆膜琥珀
覆膜就是将琥珀表面喷上一层薄薄的漆。理论上来讲,覆膜属于优化琥珀的一种方式,目的是为了保护琥珀表面颜色,增加美观。
无色覆膜:就是将无色透明的漆喷在琥珀表面,本意是为了在琥珀表面形成保护层,对琥珀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方法在国际和国内都是允许的,因此无色覆膜通常用来增加琥珀光亮度,从而使琥珀达到抛光的效果。
![]() 老板微信:sjy77737(复制号码添加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