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 美玉 文化
石晶缘珠宝翡翠批发
当前位置: 翡翠 > 认识珠宝 >

羊脂白玉不一定越“白”越好

时间:2021-07 编辑:石晶缘点击:


,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艺、优美的造型、瑰丽的色彩闻名于世。其中,羊脂白则以其非常洁白、质地细腻、光泽滋润、状如凝脂等特点,被称为软中的上品,极其珍贵。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羊脂白的价格一路飙升。近年来,单是籽料的价格就高得惊人,动辄三五十万元一公斤,多则要花上一二百万元。对于广大藏家来讲,一味跟风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多些深入的了解,听听他家直言,做到理智的收藏才是王道。


羊脂白不一定越“白”越好


“羊脂白不一定越白越好。”中国古器研究会秘书长钟林元对于当下器收藏中一味追“白”的趋势提出了质疑,“所谓羊脂白,就是人们对和田中极品的比喻,再加之和田每块的颜色温润程度都不完全一样,故所谓的羊脂白就永远不可能用一个公式化的固定标准来科学地测定”。



我们都知道,羊脂白是和田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中质纯色白的极品,具备 佳光泽和质地,表现为: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故得此名。已故我国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也曾在文章中称:“汉代器材料……乳白色的羊脂大量增加。”可老先生的意思并非给羊脂定了白色的性,更没有表示出此越白,价格越高的关系。


业界许多人士就认为羊脂白不是纯白,而是带有油脂光泽的白。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黄色,质地差的也可在白色里透出微微的浅灰色调。而现如今人们一味向“白色”看齐的做法,显然是对羊脂白的误解。


钟林元提到,其实羊脂白只是现在人们的叫法,以前只是叫羊脂。这个“白”字是人们后加上的,带有了太多主观的色彩。因此过分看重颜色,也大大误导了人们的收藏观。他打了个比方:“假如以我们吃的羊油的油脂和白度为标准的话,那么天下可能就只有一块羊脂白了。因为羊油只有一个白度和一个油性,所以我们不能强求。应该严肃地否定当前社会上对于羊脂的一种流行说法和取舍的标准。”


同时,钟先生还表示,由于人们对于颜色的判定标准不同,因此到底是不是够“白”也没有标准。他曾经在故宫博物院看到颜色很白的和田,可是专家把其归为青。而有一块看着是青色的古则被列入了白。由此,他建议广大藏家切莫把羊脂白“越白越好”的说法看成是真理。如果只强调白,而忽略了质地,那么像大理石、石英石等很多相当白的石头就成了了。



注意识别和田产地


钟林元特别强调,羊脂白一般只存在新疆和田的籽、山流水和于田县戚家坑的山料之中,其他地方所产的料中基本都不具备羊脂白的条件。这就是“和田”珍贵的地方。


钟先生讲说,羊脂白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但存世极罕,是中极品,价格非常贵。白不但象征纯洁、高尚、温润,而且象征吉祥、安谧。古人所谓:“温润,仁也!”在古代,帝后才有资格佩上等白。如已被国家定为“国宝”的西汉“皇后之玺”就是利用晶莹无瑕的羊脂白籽料雕琢而成的。


可目前市场上,特别是新疆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怪现象,就是遍地都是羊脂白,要找羊脂白随手可得!其实好多和田用的不是那些特别产地的料,大多用俄罗斯和青海替代,而且在市场大量存在,炙手可热。钟林元说,这是误导消费,商家试图模糊俄罗斯和新疆和田的区别,藏家应该注意识别。



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钟先生称有关部门应统一标准,要求市面上的羊脂白注明料产地,如和田羊脂白、俄罗斯羊脂等。


文化为羊脂白持续加价


目前,羊脂白价格是不是太高了?到底还有多大的升值空间?自古道,“黄金有价无价”。所以,和田的价格主要还取决于以下三点:*就是市场;第二就是产量;第三就是人们的文化生活。


“古的文化价值是我们平时 容易忽视的。需求是随着人们的逐步了解而增长的,人们了解的越多,需求越多。强烈的需求反过来会刺激市场的扩大。”钟林元表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人形成了崇尚器的传统,有一套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系,这一点对自古以来声名显赫的和田,特别是和田中的佼佼者——羊脂白价值的急剧上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羊脂,白玉,不一定,越,“,白,”,越好,古玉,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