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玻璃种带绿翡翠都是保值和收藏的佳品,而同为玻璃种的无色翡翠,在2003年以前则很少被收藏爱好者所关注,因此在当时无色的玻璃种翡翠价格非常低廉。近年来,随着资源的日渐减少,翡翠收藏已经不再局限于只以绿辨贵贱的层面,一直默默无闻的无色玻璃种翡翠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翡翠市场上的抢手货。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珠宝鉴定师师俊超表示:“正因为之前大家都只追求翡翠的颜色,所以从目前的价格来看,无色翡翠的价格还处在低点,种好无色的翡翠将成为未来增值潜力 大的翡翠品类。” 种水级别论翡翠 “所谓翡翠的‘种’,其实就是翡翠的粒状结晶结构,通常业内人士会先从结构挑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种’,翡翠的结构越细腻,其观感就会愈发的剔透。”师俊超表示,玻璃种与冰种的区别就在于它们一个是隐性晶体,一个是有少许显晶体存在,如果再往糯种上说就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结构颗粒感。如果一味追求翡翠的颜色,其实是非常盲目的选择。翡翠分很多种,除了玻璃种高绿外,在其他种中也可以出现高绿,像 常见的“白底青”、“干青”和“铁龙生”,如果从颜色来说这些翡翠都很绿,但是它们的种水不够,所以并没有多大的收藏价值。但如果翡翠达到了玻璃种,就算是无色也同样是高品质的象征,值得购买和收藏。所以说种“水头”好是收藏翡翠的基础,颜色则可以为翡翠提升高度,使其锦上添花。 很多人认为,无色是翡翠存在先天不足,但师俊超认为:“宝石不能只用颜色进行评定,要以稀少程度来判定其价值,宝石的三大要素是美观、稀少、耐久。美观,顾名思义就是这种宝石首先要养眼、漂亮;稀少则是说宝石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耐久则是表示其有稳定的特性并且易于保存。而无色翡翠恰恰能够满足以上三要素,毕竟玻璃种的东西还是很少的。” 在当下,尽管“色相”已经成为翡翠的一个重要价值标准,但收藏界流行一句话:“外行看色,内行看种。”原因在于,在相邻的两个种之间,即使颜色、块头等其他条件都相同,但价格却存在很大差距,因此“种”才是决定翡翠价值的主要因素。即翡翠越透明,种就越好;反之,翡翠越不透明,种就越差。翡翠从好到差依次为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等,这也就是目前玻璃种、冰种即使没有绿色价格也很高的道理,所以在投资收藏翡翠时,*从材质、工艺和“色相”上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片面地追求颜色。 原料稀缺带动价格上涨 2003年以前,无色翡翠价格低廉,但目前无色翡翠的价格较十年前已经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很多人认为,无色翡翠价格的上涨是炒作的结果,但师俊超认为:“与其说是炒作,不如说无色翡翠的价格上涨是人们对其认知度的提升,无色翡翠也凭借着自己的晶莹剔透逐渐赢得了越来越多藏家的认可和喜爱。无色玻璃种之所以升值快,更重要的原因是好料逐渐减少,同时消费者的知识渐长,投资收藏更趋于理性。” 同时,师俊超表示,有种水无色之所以仍叫翡翠是因为其和绿的一样具有翡翠的理化性质,同样的理化性质决定了它是翡翠,只要有美感就有其价值,种好的无色翡翠,起荧光、有刚性,带着梦幻和灵动,比那些有色无种水的翡翠漂亮很多也稀少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欣赏角度,这不是靠炒作就能左右的。“ 初的审美单纯停留在翡翠的色,现在的审美已经提升到‘种水色工’更全面的高度。所以不能因为无色翡翠过去没人要,而否定它现在和未来的价值。”师俊超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