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 美玉 文化
石晶缘珠宝翡翠批发
当前位置: 翡翠 > 认识珠宝 >

中国玉器市场发展足迹贯述

时间:2021-07 编辑:石晶缘点击:


在新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诞生之初,器就作为重要的门类独享着忠实的收藏群体,其内敛的本质决定着厚积薄发、温文尔雅的市场行情。但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整体崛起,特别是帝王玺的天价频出,器珍品拍卖价格直线上升,而数量却急速下滑。古器的逐年淡出与清及以后民间器的大量充斥,为中小投资者和新入藏家造成种种假象,对于那些希望得到质优价廉器的爱好者更是如此。为此,本文以内地器的首拍为切入点,对中国器拍卖市场进行回顾,并对器相关板块的数据加以分析,旨在为读者展现此类市场的真实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器市场发展足迹贯述


——从“一飞冲天”到“一家独大”


器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自古以来就被我们的祖先视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在封建王朝儒家正统思想的统摄下,对的审美更是比附于“德”的规范,由此延伸的文化成为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对器的喜好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深邃文化,世界其他任何民族都是无法匹敌的。也可以说对于器,任何朝代任何地域都都不乏广泛的喜好者,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贫民百姓,这也是器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诞生之初便成为首推门类的重要原因。



器专场从无到有频繁领衔力促板块调整


1994年秋拍,刚刚成立的北京翰海首届拍卖会仅推出了两大专场,其中的古董珍玩专场率先开启了国内此类拍卖市场的大门,然而当时的古董珍玩专场却种类庞杂,囊括陶、瓷、、石、木制家具、角器等十余类品种,其中器推出25件,除两件宋外,其它均为清代器。无独有偶,中国嘉德在首次秋拍中也推出了瓷器杂项专场,共呈现42件器拍品,其中元1件,明3件,其余也均为清代器,且以清中期器为 多。从全场的成交状况来看,一件清早期白雕佛造像不仅以57.2万问鼎,其它的四件清乾隆时期器也进入专场前十位高价榜单。器作为独立专场的存在是在两年后的北京翰海秋拍,这家开启古董珍玩拍卖市场的企业对器可谓情有独钟,自首次推出中国器专场以来,至今十七年间从无间断,可谓内地器拍卖市场名副其实的中坚力量。此年秋拍北京翰海的中国器专场共推出369件拍品,其中高古16件,唐宋金元器13件,明代器21件,以清中期为主的清代器以85.1%的占有量成为拍场主力。这场拍卖作为国内外首个器专场可谓收获颇丰,全场以高达八成以上的成交率共斩获1711万余元,同时也形成了以清代中期器为主体的中国器拍卖市场的基本行情。2008年秋拍,在中国古董珍玩市场追随大盘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来自香港苏富比的“清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玺”以5577万元问鼎,中国器更是以四件的优势进入此类市场高价榜单前十位,为即将崛起的器市场埋下伏笔。2009年秋拍,伴随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的整体崛起,器市场也开始出现相应的结构调整,整体价格上升幅度明显。此年秋拍,北京翰海推出的两大器专场共成交4747万余元,其中高古器的数量明显增长,明代及以前的器件数占据总件数的四成以上,与首次该公司器专场13.5%的比例相比,上升了近三成,而清代器于此呈现相反的下滑趋势。但在高价拍品方面,专场中五件超过百万的器中仅乾隆朝的就占据三件。从上述数据中呈现的相隔十余年的器专场走势来看,虽然清代器数量有所下滑,但仍然稳居器拍卖市场的主流。清乾隆时期的器一直是高价榜单的常客,且在价格上呈现整体的上升趋势。宋代、明代器虽偶有精品创出高价,但毕竟数量极少,相对较多的中档拍品无论在数量还是品质上也远不能与清代器相比。此后,器拍卖市场逐年升温,清代乾隆玺更是天价不断。次年春拍,来自香港苏富比的“清乾隆帝御宝题诗白圆玺”以8435万元问鼎,再次领衔中国古董珍玩拍卖市场。同年秋拍,同样来自香港苏富比的“清乾隆御宝交龙钮白玺”以1.06亿元刷新白制品世界拍卖纪录,中国器拍卖市场首次迎来亿元时代。


内地拍企天价频出乾隆器位居市场主力



关键词:中国,玉器,市场,发展,足迹,贯述,在,新中国,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