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们对于翡翠的极力追捧,市场上翡翠资源越来越稀缺,一些不良商家利用人们对于翡翠缺乏认识,用外表与翡翠相似的自然玉石冒充翡翠,以谋取巨大利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澳洲玉:澳洲玉又称南洋玉,因盛产于澳大利亚而得名。由于颜色翠绿,颇得人喜爱。它有一定透光性,颗粒细,价格较低,曾经迷惑了一些人。其实它是一种隐晶质的SiO2,在矿物学中称玉髓或石髓。澳洲玉严格来讲不能称玉,应是绿色的玉髓,它的外观颇似翡翠,但与翡翠不同之处有:
1、澳洲玉的颜色太均匀,呈生苹果绿,很少深绿色,很像塑料。
2、凭借放大镜观察,澳洲玉*看不到翠性。
二、马来玉:这种玉称为马来西亚玉,马来西亚玉并不产于马来西亚。它是一些印度及巴基斯坦商人,在大陆开放初期大量带入云南边界兜售的一种假翡翠的名称。马来玉其实是一种染成绿色的极细粒石英岩,但与翡翠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
1、肉眼观察,马来西亚玉的颜色,过于鲜艳而十分不自然。
2、在查尔斯滤色镜之下颜色不会变红色,但在十倍镜下可观察到染色剂存在,即颜色很浮,是染色的现象。
三、东陵玉:珠宝市场上常见一种具有中等绿色,呈半透明状的串珠,由于有一定的绿色,价钱又不高,颇受不少女士们的青睐。东陵玉,亦称东陵石, 早产于印度,故又名“印度玉”。中国河南亦有产出,有人称之为“密玉”,然而正确名称应为耀石英。东陵玉与翡翠不同之处有:
1、用透视光,可见东陵玉内有平行排列的绿色铬云母片。侧视之,常形成一条“绿线”。在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绿色铬云母呈现红色。
2、东陵玉的比重为 2.65,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可用手便可掂量出来。东陵玉的平均折射率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如果后续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继续关注我们,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 |